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数得着”“叫得响”的创新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提到,“十四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内先后诞生了全球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等原创技术和产品。今年上半年,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全球最快的磁悬浮试验速度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被成功刷新,实现了多项全球领先。
△ 用于制作氮化镓芯片的氮化镓晶圆
5月9日,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天府绛溪实验室与电子科技大学在成都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这一前沿科技成果为成都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标志着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包括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内的量子产品有望在2026年实现多场景技术验证,为中国量子科技再添“芯”动力,将从通信传输、计算能力、传感精度三个维度对现有互联网进行系统性升级。
来源:天府绛溪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