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硅粉制备氮化硅陶瓷

日期:2025-04-30 阅读:215
核心提示:氮化硅陶瓷具有硬度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低、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异性能,是综合性能优良的陶

氮化硅陶瓷具有硬度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低、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异性能,是综合性能优良的陶瓷材料。高纯硅粉是制备氮化硅陶瓷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纯度和粒度等特性对氮化硅陶瓷的性能有着关键影响。高纯度的硅粉可以减少杂质对陶瓷性能的不利影响,而合适的粒度分布有助于提高反应活性和陶瓷的致密度。

制备工艺

硅粉氮化:在氮气环境下,将高纯硅粉放入高温反应炉中,硅粉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氮化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Si + 2N2 = Si3N4。一般控制硅粉中Fe、O、Ca等杂质含量小于2%,加热温度在1400℃左右。在1200 - 1300℃时生成的a-Si3N4含量高,但产物较为粗大,通常需要经过破碎 — 研磨等后加工处理,以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氮化硅超细粉。为避免杂质污染,在破碎和研磨设备与氮化硅粉体接触的部件可使用氮化硅陶瓷件代替金属机械部件。

成型:常见的氮化硅陶瓷成型方式有多种,如流延成型。先在陶瓷粉体中加入分散剂球磨,使溶剂润湿粉体,避免颗粒团聚;然后加入粘结剂和增塑剂,通过二次球磨获得稳定性好、均一的浆料;再将浆料进行真空脱泡,获得黏度合适的浆料;经过过滤以及静置陈化,使浆料更稳定;最后通过流延机流延成具有一定面积的平整素坯膜,干燥后得到厚膜生坯。

烧结:氮化硅陶瓷通常采用液相烧结来制备致密的陶瓷。常见的烧结方式包括气压烧结(GPS)等。气压烧结是把氮化硅压坯放在5 - 12MPa的氮气中,在1800 - 2100℃下进行烧结。施加较高的氮气压可抑制高温下氮化硅的分解,提高烧结温度,促进材料的致密化,有利于选用能形成高耐火度晶间相的助烧剂来提升材料的高温性能。

碳化硅陶瓷的性能特点

碳化硅陶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热导率、耐高温、抗氧化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高温结构材料、耐磨材料、热交换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纯硅粉的作用

高纯硅粉与碳粉混合后作为原料,硅粉在反应中提供硅元素,与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化硅,其纯度和粒度影响着碳化硅陶瓷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能。

制备工艺

原料混合:将高纯硅粉与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为了保证混合的均匀性,可以采用球磨等方法进行混合,使硅粉和碳粉能够紧密接触,为后续的反应创造良好的条件。

反应合成: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通常在1600 - 2000℃。在高温下,硅粉与碳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这个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获得理想的碳化硅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成型与烧结:反应后的碳化硅产物经过粉碎后,可采用干压成型、等静压成型等方法制成所需的形状。然后进行高温烧结,如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等。烧结过程可以进一步提高碳化硅陶瓷的致密度和性能,使其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来源:晶格半导体)

打赏
联系客服 投诉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