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示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人福医药创新药中试平台、鼎康生物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华中数控全国产化芯片和操作系统高档数控系统中试平台、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华星光电柔性及印刷OLED 显示中试平台、国创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试平台等6家光谷中试平台入选,涵盖药品、工业母机、集成电路、共性需求多个领域,占全省入选总数超六成。
所谓“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制造业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技术迭代、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式,核心是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本次公示的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包含242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试平台,涵盖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六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领域。
以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为例,其面向产业需求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共性技术攻关,配备500余台先进工艺设备及检测设备,覆盖光电、下一代通信、电力电子等化合物半导体产品和应用领域,具备相关软件、设备、材料最优的验证环境。目前已吸引5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寻求合作,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业届亟需攻克的技术解决方案走出实验室,投入量产。
此外,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试平台,总投资约5亿元,现有中试设备298台套,面向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国家重点行业的高端装备研制需求,提供委托研发、试制加工等技术服务,已服务客户近200家,合同金额超5亿元;鼎康生物搭建的重组蛋白药物中试平台已为国内外40余客户的50多个产品提供原液及制剂生产服务,样品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试验,并已成功为1个新药项目实现产业化服务。
“中试成败决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败,中试平台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方产业转化能力,直观反映当地产业发展整体能级。”业内专家指出,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到80%,如果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这意味着中试能让更多创新能变成真金白银,助推经济跑得更快。
截至目前,光谷建有市级备案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61家,占全市总数近三成,主要分布在“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核心产业领域,并依托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串联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下一步东湖高新区将加快完善中试平台体系建设,强化平台能力提升,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中试平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