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基金再度出手!携手800亿巨头扩产晶圆 半导体超级周期要来?

日期:2021-06-08 来源:同顺-异动眼阅读:450
核心提示:国家大基金再度出手!
国家大基金再度出手!
 
6月7日晚,华润微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华微控股拟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和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重庆西永”)发起设立一项目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0亿元,由项目公司投资建设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项目,项目计划投资75.5亿元。
根据公告,重庆西永、国家大基金二期、华微控股分别出资24亿元、16.5亿元、9.5亿元,出资完成后分别占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的48%、33%和19%。
建成后预计将形成月产3万片12寸中高端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能力,并配套建设12寸外延及薄片工艺能力。
 
资料显示,华润微是我国半导体IDM(垂直整合制造)龙头企业,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领域,目前拥有6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248万片/年,8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144万片/年。公司最新总市值85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4月以来,大基金减持动作密集。中芯国际兆易创新、通富微电、长电科技、晶方科技等芯片股均遭减持。现在大基金再度出手无疑增强了市场对半导体板块的信心。
 
国海证券预计,2021-2023年将会是大基金二期对外投资的活跃年份,优秀IC行业企业有望获得大体量资金支持。
 
疫情加剧了芯片短缺 芯片巨头纷纷涨价
 
6月来,疫情加剧了芯片短缺。6月初,先是半导体重镇马来西亚开始第二次全面封锁以应对不断恶化的新冠疫情。该国是全球第七大半导体出口中心,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0家半导体公司在马来西亚有投资,几乎涵盖所有半导体巨头。
 
随后,中国台湾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京元电子发布公告称,因为疫情影响,公司开始全面停产48小时。京元电子作为全球芯片产业链中最大的专业测试公司,它的停产无疑让原本就紧张的芯片产业雪上加霜。
 
随着芯片的持续短缺,全球芯片缺货趋势愈演愈烈,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的打击,包括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空调制造、啤酒酿造、肥皂生产等众多行业。
 
全球“缺芯”加剧,涨价势在必行。近日,安世半导体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半导体晶圆、代工和封装都面临原材料短缺和成本增加的问题,安世的产品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决定于2021年6月7日提高产品的价格。
 
闻泰科技2020年年报显示,安世集团是闻泰科技旗下全资的全球领先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是全球龙头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之一,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
 
此前,士兰微、瑞纳捷、智浦芯联等国内原厂也已发布涨价通知。5月31日,士兰微向客户下发涨价通知函表示,从6月1日起,对LED照明驱动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具体调价幅度由公司销售人员进行沟通。
 
全球代工龙头加码投资 半导体超级周期要来?
 
为缓解供不应求态势,全球代工龙头资本开支计划相继开出,加大力度加速扩产应对旺盛需求。除了华润微以外,此前已有多家巨头宣布扩产。
 
台积电从2020年170亿美金增长到2021年的300亿美金;联电从2020年10亿美金增长到23亿美金;华虹从2020年11亿美金增长到2021年13.5亿美金;中芯国际2021年资本开支维持高位,达到43亿美金。
 
在缺芯背景下,全球刮起芯片产能扩张之风,半导体行业或再度迎来投资机会。
 
方正证券电子团队根据半导体的需求周期和供给周期,推演出“缺芯潮”下的半导体投资时钟。
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表示,每当景气周期来临中,供给周期都会遵循一个规律:
 
1、设备先行:上游设备的景气度最敏感,而且最前置,由于设备制备运输安装的周期接近1年,所以中游制造会提前一年开动订单,从而造成设备板块的提前景气;(上证报记者近期调研了半导体产业链,许多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目前订单爆满,产品交货期普遍延长。)
 
2、制造接力:中游制造会在此阶段享受主动补库存的量价齐升;
 
3、材料缺货:在中游制造大扩产之后,产能和用料都会大幅增加,导致材料的供不应求,从而形成周期性出现的“硅片危机”。
此时,市场中往往产生三个维度的机会:
 
1、产能为王:产能成为这个时期最确定的机会,晶圆厂成为所有下游创新的底盘。
 
2、设备先行:涨价的背后是缺货,缺货的背后是扩产大潮将至,设备将迎来一轮强劲增长。
 
3、产能本土:与以往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能扩产周期不同,此次产能扩充将会在国产化的大框架下运行。
 
具体投资标的上,方正电子团队建议关注三大机会:
 
1、晶圆厂制造的机会:华润微、闻泰科技、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士兰微、捷捷微电、扬杰科技、长电科技、晶方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TCL、京东方A、三安集成;
 
2、设备扩产的机会:北方华创、屹唐半导体、盛美半导体、万业企业、华峰测控、长川科技、至纯科技、大族激光、中微公司、精测电子、晶盛机电、赛腾股份;
 
3、材料本土化的机会:中环股份、沪硅产业、立昂微、江丰电子、雅克科技、晶瑞股份、杉杉股份、安集科技、神工股份。
 
来源: 同顺-异动眼
打赏
联系客服 投诉反馈  顶部